[诠释]: 杜诗《春夜喜雨》有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谓春雨如丝,细密幽约,暗夜润物使之生长而人不知,故曰“无声”。师授门徒,其佳境常曰:“有声有色”。盖师之教授有声可闻而生之成材有形可见也,故曰“有声”。“化”,教化。涵育、养育谓之“育”。无形者,脱略形迹之谓也。大师授徒若巧妇织锦,细针密线,轻重缓急,穿刺挑染,因时因地所施迥异而无不得心应手,待锦成烂然,细按针脚之行迹,只觉变幻莫测,一片神行而无迹可求。曰润曰化,是谓人物之成材成长非一朝一夕之功,乃潜移默化之效也。为师者,当焚膏继晷,成博学通识高风亮节之辈,方可具春雨之质并茧俑之效,后日夕涵育,濡染感化,或可成桃李芬芳,蝶飞满园之功。 杜甫《春夜喜雨》中有“润物细无声”的句子,是说春雨如丝,夜里滋润万物而人们却感觉不到这样的过程。老师教学生是可见可闻的,我们常用“有声有色”来形容老师上课的精彩,不管是老师的教授行为还是学生的成长发展,我们都是可以看得见的。所以说老师教学应该是“有声”的。化,是教化的意思,而“育”则是培养的意思,教育培养使他发生变化,这就是化育。“无形”是说老师在具体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要因人因时因地而采取不同方式方法的意思,高明的老师在教授不同学生的时候可以得心应手的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这中间需要教师独特的悟性,敏锐的感知,细致的情感以及广博的知识,是很难以去追寻综迹的。无论是“润”,还是“化”都是一种教学的状态。它说明培养人才是有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是需要潜移默化的感染的。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品德和广博的知识,从而全方位的影响学生。 |
[诠释]: 博学: 最早见于《论语》。《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意思是说,君子必须掌握广博的知识,并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方能不悖做人之道。其后,《礼记•中庸》又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谓要广泛的学习,仔细的探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才能切实的去实行。博学,表明人之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打好牢固基础,方可拾级而上,最后达到光辉的顶点。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惟有博大宽容才能兼容并包,具有开放胸襟和世界眼光。 敏思:《论语•为政》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即只学习而不思考或只空想而不学习均会无所得,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起来。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敏思,是为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和才智,善于发现问题,敏捷思考问题,勇于探求问题,才能学得深入,才会学而有得,才会学有所成。 慎取:《孟子•尽心下》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它是说,读书学习不要盲目地迷信书本,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分析,全面地辨证地去看问题。北宋王安石亦云: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可见,为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一味接收浅尝辄止,而要通过自己的思考,以谨慎的态度去分辨正误、判美析理、求真弃假,从而吸取人类知识宝库中的精华,去其糟粕。 致新: 致者,达到也;新者,创新也。致新,就是要学以致用,达到一种更新更高更美的境界,这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礼记•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句中之亲即为新。又云:苟日新,日日新,有日新。意思是说:若要日新,就要日日新,永无止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所大学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见解或方法,不墨守成规,不懈开拓。要创新,就要扬弃——扬优良传统,弃陈规陋习,还要科学发展,与时俱进。 博学 敏思 慎取 致新四个方面一以贯之,循序渐进。博学是为学的基础,学必广博;敏思是为学的方法,学不离思;慎取是为学的态度,学贵于慎;致新是博学、敏思、慎取的必然结果,是为学的最终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