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其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2024年12月30日晚,教育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教科院”)在闻韶苑开展了323级学前教育期末舞蹈汇演。教科院副院长张少红,教研室主任李梦园,专任教师林燕珠、黄燕燕,专职辅导员江思敏、黎旭等以及323学前教育全体学生观看。晚会由马思思老师导演。
本次汇演节目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旨在通过舞蹈弘扬革命精神、传承传统文化、诠释教育家精神。
追光逐梦,向阳而生。面对舞蹈排练过程中的压力与挑战,同学们没有退缩,而是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认真投入到一次又一次的排练中。动作干净优美、情感细腻传达,从舞步蹒跚到舞台闪耀,这段逆旅不仅使同学们提高了舞蹈技巧、培养了舞台自信,更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坚持的意义。
《唐印》国风题材舞蹈,从仕女俑获取灵感,复活千年前灵动的大唐风姿。
舞蹈《渔光曲》以渔民生活为题材,展现了海边人家的质朴与艰辛。
舞蹈《灿烂的日子》用灵动的肢体语言描绘出童年的纯真与美好,那灿烂的笑容和充满活力的动作,唤醒了每个人心底深处的童年记忆。
《曙光》是一个红色题材舞蹈,在旧中国痛苦艰辛的生活中,哪怕战争来临也磨灭不了小报童心中的希望,他们紧跟党的步伐,大步向前。
舞蹈《您的模样》是一个探索人物与情感的作品,通过不同人物的面貌和表情传递内心世界的斑斓。
《鼓声响起的地方》是一个维吾尔族舞蹈作品,旨在诠释新疆地区人民豁达豪放的精神风貌及能歌善舞的民族风情。
《红楼一梦》旨在通过舞蹈的艺术形式,将《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和人物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舞台上。
舞蹈《渔梦渔阳》以渔女劳作为主题,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艰苦奋斗和苦中作乐的精神。
舞蹈《我的妈妈叫桂梅》讴歌了时代楷模张桂梅坚守教育事业、帮助贫困女孩圆梦大学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
舞蹈《半条被子》再现红军与老百姓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他们在艰苦岁月中展现出的无私互助精神。
马思思老师原创的舞蹈作品《岭外荔枝梢》,旨在表现宋代诗人杨万里《荔枝歌》中的诗句——“飞来岭外荔枝梢,绛衣朱裳红锦包”美好的寓意和丰收的喜悦。
张少红表示,本次期末舞蹈汇演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老师的用心教学和同学们的刻苦训练。她鼓励师生们继续努力,勤练基本功,呈现更多的优秀作品,努力成为新时代高素质的人才。现场师生备受鼓舞,本次期末舞蹈汇报演出在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中圆满落幕。